top of page

自由是制度的因還是果?

起源是最近非常幸運地與朋友討論到「古典自由」(Classical Liberalism)與「共和自由」(Republic Freedom),感覺非常有價值,遂簡單記錄於此。


Huxley在他自己關於「物化女性」的讀書筆記中提到了「衍化」的概念。「衍化」簡單來説就是一種出於自身欲望、身份認同等因素對他者的理解、描述甚至應對。【注1】由於「衍化」行爲是一種基於自我選擇的行爲,那這種行爲可否歸於一種受保護的消極自由呢?如果認可這種自由而不進行干預,那如何與社會的公平、正義相適應呢?


古典自由主義者認爲(消極)自由是一種與生俱來的的基礎權利。這種權力珍貴而脆弱。因此,為了竭力保護自由,古典自由主義者天然地謹慎以至於敵視各類限制性行爲。但就如我第一篇博文中提到的,自由本身内容豐富,内部甚至也可能衝突。因此,在實踐中,古典自由主義者也不得不時常以犧牲部分次要的自由為代價換取對更大程度或更重要的自由的保障。雖然每個人的自由面臨的風險不同,但是當所有人都同時支付小額等額的成本構建整個社會的公平正義時,這個成本,即損失的自由,對個人或整體都是最小的。因此我認爲,古典自由主義者是基於理性的權衡來接受道德與法制所提倡的公平正義等概念。【注2】只有當因公平正義所需的限制行爲保障的自由價值超過爲此付出的自由成本時,古典自由主義者才會支持。


而Huxley提到,這種衝突如果換一種對自由的理解,即使用共和自由,便可解決。


講到共和自由首先要引入「宰制」(Domination)的概念。宰制,就是指「有*能力*任意干預他人」。【注3】【注4】而共和自由即是不受宰制。因此邏輯上的逆否陳述是:不存在任何客體有能力任意干預主體時,此時主體有共和自由。從定義可以看出:1.共和自由的重點與消極自由不同,不在於限制;2.共和自由并非天生存在的,而在於外界的客觀因素。因爲共和自由不是天生存在,因此它不是被保護的對象而是被爭取的對象。一個好的公平正義的制度可以為個人與社會帶來盡可能大的均衡的自由。又因爲制度先於自由(甚至可以理解為制度產生自由),所以共和自由主義者心理上會較古典自由主義者不那麽敵視構建制度。


那麽古典自由與共和自由孰優孰劣呢?自由是天賦人權還是後天爭取的成果呢?或者自由應該是制度的因還是果呢?我暫時無法回答這三個問題。從情感上說,我更希望自由是天賦人權,也因此才更有動力去維護或爭取自由。從我過去的思考模式上看,我確實是因爲認同道德與法制會帶來長期更大的利益才選擇遵守維護它,而并非單純收到價值觀感召。但不得不承認,共和自由在實用性上更好。如今,人與人、人與事物之間的聯係越加緊密,從消極自由的角度出發主動去界定自由的邊界也越來越難。更何況,我也不可能完全沒有受到任何價值觀的影響。恕我孤陋寡聞,Huxley提到共和自由是我第一次聽到這個概念。但是,未來我可能會越來越多的使用它。


注1:原文 To derivatize something is to portray, render, understand, or approach a being solely or primarily as the reflection, projection, or expression of another being’s identity, desires, fears, etc. The derivatized subject becomes reducible in all relevant ways to the derivatizing subject’s existence. (Cahill 2011: 32; see also 2013)


注2:merely提到過古典自由主義者傾向使用道德説服,我不知道這個判斷處於何處或是否與我的觀察有衝突。


注3:Huxley、merely同我三人在討論中得到的共識是此處的干預」範圍極廣,幾乎是任意的影響能力。即使是對某一主體某一特定方面的輕微的或好或坏的影響都算干預。


注4:我個人對「宰制」的理解存在一方采取某一行爲「必然」導致另一方受到「可預期」的影響,且這種關係是單項的、不可逆的。一旦有類似這種好像化學方程式一樣的關係存在,宰制就存在。


22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反對道德的兩個理由

莊子有「聖人不死,大盜不止」也許是受老、莊、楊朱的影響,我不諱言自己是個自私冷漠極度反感道德的人。熟我的朋友也許會說了:「等陣先,你大喊『光復香港 時代革命』係為咗乜?咁點解要不停share 721警暴博人同情?」很遺憾,我今日的堅定無一是來自道德的感召。我亦不屑於使用道德感召的手段去游説。我反感道德并非因爲道德是惡。準確的說,道德並無價值但耗費不菲。在道德上的堅持注定會陷入混亂,不值得追求。如果

Big Tech不是言論自由的捍衛者

以下是散落于我各個社交媒體上關於對Big Tech的想法。 利申:non-CS background 10月15日,推特短暫暫停了川普的賬號。這是本次大選中科技公司第一次明確介入的行爲。以清理假新聞、陰謀論爲由,Big Tech審核用戶言論的論述與做法變得越來越清晰。但Big Tech不是從這一刻才開始與政治有關的。川普的崛起也是因爲推特。臉書上的公開發言都成了劍橋分析操弄選舉的分析資料。在疫情之

bottom of page